2020-09-10 19:12:11
感谢网友金石道人来稿
2006年5月,TCL濒临倒闭的时候,李东生写了一篇文章《鹰的重生》,里面写道:
“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段话很鸡血。在那个年代,也确实激励过一批人。那时候的TCL,虽然全球化受到重挫,但依然是国人心目中的电子巨头。李东生那时候的地位也和现在的马云差不多,说句话也会被人当做名言到处传播。
但如今,14年过去了,TCL再次面临着“重生”的困惑。企业老化、业绩下滑、创新乏力……每一个问题,都在把TCL逼向曾经的悬崖边上。
所有人都在注视,这一次,TCL会走向何方?
乌龙指?
9月1日晚上,上市公司TCL科技悄咪咪发了一则公告。
公告的内容很有意思,讲的是公司大股东李东生,在9月1日下午13:03卖出了500万股TCL科技股票,而仅仅一个多小时后的14:48,他又把这500万股公司股票买回来了。
这个骚操作很迷。而公告给出的解释是:
李东生委托的交易服务人员把证券代码输错了。
在股市上,人们一般把这叫做“乌龙指”。有意思的是,根据TCL科技当日股价的走势,交易人员于股票较高价位卖出,并于较低价位购回,一买一卖,短短不到两小时,“净赚”14.52万元。
网友戏称:
“大佬做T,日内挣了14万”。
但我觉得这事有蹊跷。好歹是个身家几十亿的大佬,没必要为了这14万自毁名声。我特地去看了下TCL科技的股票代码:000100,除了1就是0的,好像很难输错吧。
《北京商报》的记者更是一针见血:在卖出股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只需要选择持仓股票,而后直接选择卖出,基本不用输入股票代码。
而且,根据金融投资报的分析,这里边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第一,交易员听从李东生指令,不管是否错误卖出,总之是李东生想要卖出股票。
如果李东生不是要卖出TCL科技,那李东生要卖出的就应该是手里的其他股票,而且是500万股。
但据金融投资报记者调查,除了持股TCL科技的11.59亿股之外,以李东生为名字的投资者还持有金江电气(839238),但持股仅为104.04万股。
以此来看,李东生要卖出的,就是TCL科技。
第二,按照相关规定,持有或控制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应及时披露减持信息。目前,李东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TCL科技11.59亿股,占流通股的8.56%。
也就是说,李东生要减持股份,理应提前公告。从李东生后来发的微博来看,他显然是卖出股票后才意识到这一点。
第三,在操作已经违规的情况下,按照规定大股东6个月之内不能再买入股票,而李东生却明知故犯,再次把这500万股买了回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大的可能,就是出于维护公司与个人的形象考虑。
从公告来看,犯错后的李东生自愿承担税费和相关法律责任,显然是想主动认错争取宽大处理。
这不是李东生第一次受到资本市场的质疑。
据搜狐财经,今年5月29日,李东生在花样年控股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被花样年股东以99.66%的反对票“投出局”,未能连任花样年非执行董事。
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TCL科技仍通过TCL实业持有花样年20.06%的股份。手握大额股份,却被股东投出局,而且双方都没有给出回应,这也是奇事一件。
更有意思的事发生在2018年底,李东生曾以47.6亿元的价格“贱卖”年营收超过500亿元的TCL电视资产,而交易方是TCL控股——一家成立于2018年9月、大股东由李东生等TCL管理层合资组建的新公司。
一时之间,“利益输送”、“股权贱卖”、“左手倒右手”的质疑铺天盖地。
在资本操作频频的同时,曾经的黑电巨头TCL却面临着业绩下滑、负债攀高的困境。
令人好奇的是,对TCL来说,经营困境和资本游戏,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劫后余生
多年以前,李东生第一次出国考察,电子巨头飞利浦送给他一个礼物:
一个女孩抱着灯泡的雕像。
这个雕像代表着飞利浦在100年间由小作坊变成了国际巨头。
想起这个画面,李东生至今感到十分震撼。就好像某个街头早餐店的老板,突然听说另一个街头早餐店的老板已经把早餐店开成了皇家餐厅,这种刺激你可以想象一下。
从那以后,李东生立志也要做一家世界级的企业。伟大梦想的种子在心里埋下,让这个种子生根发芽的,是李东生的敢拼敢赌。
1996年,在成为TCL集团总裁后,李东生骨子里的“赌性”被充分激发。
第一场豪赌,就是国企改制。李东生和政府签订了5年的授权经营协议:
核定TCL的资产为3亿元,归政府所有,每年企业净资产增长率不得低于10%,多出10%部分,拿来给管理层作为股权激励。
代价是,他只能领工资的50%,达到目标才能领100%。而且,他要交50万元的风险抵押金。
那时的李东生根本没有这么多钱,他把自己和父亲的房子拿去做了抵押。斩断一切退路,决定背水一战。
此后,李东生的“赌性”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1996年,进入彩电领域才3年的TCL,兼并了香港陆氏彩电项目;
1997年,吞下河南美乐和内蒙彩虹;
2000年,并购无锡宏美;
2003年,买下乐华。
那几年,中国彩电市场早已经供大于求,每年积压的彩电达到1000万台。
许多彩电企业徘徊在破产边缘,李东生的两位同学——康佳的陈伟荣和创维的黄宏生,一个落魄离场,一个锒铛入狱。
而李东生,在横尸遍野的价格战中活了下来,并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冒险做起了“蛇吞象”的交易。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年之后,TCL集团就一举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和法国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
收购汤姆逊的签字现场,身后站着的是两国最高领导人。
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彼时都是世界500强。李东生想用他们的技术和品牌,打入欧洲市场,让TCL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
在预想中,新成立的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在2004年的彩电产销量将达2000万台,把第二第三的索尼和三星甩在身后,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手机业务在预想中,也将突破2000万部,成为中国销量第一、全球第七的手机生产制造商。
凭着这两场收购,2004年,李东生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央视把他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国际著名杂志《财富》说他是“亚洲年度经济人物”,美国《时代周刊》和CNN把他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人士”,法国总统希拉克给他颁发了法国国家荣誉勋章。
李东生的伟大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
遗憾的是,一场巨大的全球彩电业技术革命,正在悄悄到来——由显像管技术向面板技术转型。
2004年底,欧洲彩电开始快速向LCD平板电视转型。到2005年底,LCD产品已经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TCL斥巨资买来的汤姆逊显像管技术,没用了。
本就没有技术优势的TCL,原想靠着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进而占领欧洲市场。
一切幻想都破灭了。
2005年,TCL遭遇公司成立20年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度高达20多亿元,超过2002至2004年三年利润之和。
舆论形势一夜反转,《福布斯》将李东生评选为“最差CEO”。时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公开评价:
“TCL收购汤姆逊是个灾难。”
从巅峰跌倒谷底,李东生只用了一年。他暴瘦20斤,迅速憔悴。大半年的时间,他都要靠安眠药才能睡着。
当时的媒体形容他:
整个脸色可以说是地狱的颜色,不是人间的颜色。
短短数月,TTE几度换帅,李东生只好亲自下场,兼任TTE的CEO。
那时候,摆在李东生面前的有3条路:持续经营、协商重组、即时破产清盘。
出于成本和公司发展的综合考虑,李东生最终选择了协商重组。历经艰难险阻,背水一战的TCL,在2007年9月才重新盈利。
尽管劫后余生,但经此一役,TCL元气大伤,昔日王者再也没有往日雄风。如今说起TCL,很多年轻人连听都没听过。
陷入资本游戏
2018年底,TCL来了个瘦身计划。
2018年12月8日,TCL集团公布了一个资产重组方案,对上市主体的业务架构进行大简化,但简化的力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被简化出去的资产包括:
TCL实业100.00%股权、惠州家电100.00%股权、合肥家电100.00%股权、酷友科技55.00%股权、客音商务100.00%股权、TCL产业园100.00%股权、格创东智36.00%股权以及通过全资子公司TCL金控间接持有的简单汇75.00%股权、TCL照明电器间接持有的酷友科技1.50%股权。
这些资产,在2017年做到了612亿营收。而TCL集团打包出去的价格是:
47.6亿元。
交易对象叫TCL控股。天眼查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17日。李东生赫然在大股东之列。
▲资料来源天眼查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贱卖资产”“左手倒右手”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深交所连忙发函,提出了整整31个问题,想确认交易是否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的利益;TCL答复了200多页。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做到了612亿营收的智能终端业务,2017年居然亏了17.57亿元。而在剥离重组后,该资产包迅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近3亿元,完成这一转变的时间仅有:
23天。
这哪里是瘦身计划,用棱镜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乾坤大挪移啊。
拜TCL集团这波骚操作所赐,许多散户们坐了一把刺激的过山车。
而这波骚操作的背后,李东生已经由当年的“彩电大王”变成了如今的“资本运作大师”。
据诗与星空分析,2019年利润表显示,TCL集团的投资收益高达34亿,甚至高于公司26亿的归母净利润,这得益于公司的投资路线。
如今,除了面板业务,TCL集团的重心是TCL资本。
这个TCL资本由TCL创投、钟港资本和中新融创(49%持股)构成。
截至2019年末,创投业务管理的基金规模为93.7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项目112个,持有宁德时代、捷佳伟创、德方纳米等上市公司股票,另持有寒武纪、无锡帝科和星环科技等公司的股权。
而且,据诗与星空调查,该公司还持有若干直投的上市公司项目,包括七一二(603712.SH)19.07%的股权、上海银行(601229.SH)4.99%的股权,以及花样年控股(01777.HK)20.08%的股权。
如今的李东生,已经为TCL搭起了一个庞大的资本版图。曾经的实业楷模,也渐渐陷入一个越来越大的资本游戏之中。
尾声
2003年,TCL如日中天的时候。
在接受南方日报的采访时,李东生说TCL有三块“短板”:
“一是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够;二是与跨国公司比,国际化竞争的能力仍较弱;三是资本运作能力有待提高。”
如今,有些短板依然是短板,但资本运作能力,已经不再是短板。
在电子主业上,TCL已经不可避免地落后于时代;但在资本这个游戏里,TCL却实现了后来居上。
的确,相比于不断滑落的业绩,TCL的股价,却是连连看涨。
看来,只要故事讲得好,资本运作确实比实业挣钱。
但,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乾坤大挪移”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都市财经”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admin@5iecity.net,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